
东湖加油站卸油区地面划线:筑牢安全防线,规范作业流程
浏览次数:3次
详细说明
作为加油站油品流转的核心区域,卸油区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员、设备及周边环境的安全。东湖加油站为进一步规范卸油作业流程、明确安全区域划分、防范安全事故发生,启动了卸油区地面划线工程。此次划线严格遵循*生产相关标准,结合加油站卸油作业实际需求,通过清晰、醒目的地面标线,为卸油操作划定 “安全边界”,确保每一步作业都在规范范围内有序开展。
一、划线核心:明确安全分区,适配卸油场景
东湖加油站卸油区地面划线并非普通交通标线,而是基于油品易燃易爆的特性,围绕 “安全隔离、流程指引、风险警示” 三大核心目标,划分功能区域并设计专属标线,适配卸油作业全流程需求。
• 卸油作业区:采用黄色实线勾勒边界(线宽 15cm),区域内包含卸油鹤管操作点、油罐进油口,标注 “卸油作业区,非操作人员禁止入内” 文字标识(字体为黑体,字高 25cm)。此区域为卸油操作核心区,仅允许持证卸油员、安全员进入,确保作业时无无关人员干扰;
• 安全等待区:位于卸油作业区外侧,用白色虚线(线宽 10cm,线段长 50cm、间距 30cm)划定,面积约 15㎡,标注 “安全等待区,卸油时车辆、人员在此等候”。油罐车司机需在此区域等待卸油完成,避免靠近作业区引发风险;
• 应急通道:预留宽度 2m 的通道,采用红色实线(线宽 15cm)标注,通道两侧喷涂 “应急通道,禁止占用” 警示文字,同时在地面绘制箭头(箭头长 80cm、宽 30cm),指引应急疏散方向。此通道连接卸油区与加油站应急出口,确保突发情况时人员能快速撤离;
• 溢油应急处理区:在卸油作业区下方(因油品可能泄漏,选择地势略低处),用橙色实线(线宽 12cm)划定边长 1.5m 的正方形区域,标注 “溢油应急处理区,存放吸油毡、灭火器”,并在区域内用白色线条勾勒出吸油毡、灭火器的存放轮廓,确保应急物资位置固定、取用便捷。
(二)特殊标识设计:强化风险警示与操作指引
除功能区域标线外,针对卸油作业中的关键节点与风险点,设计专属标识,通过 “图形 + 文字” 结合的方式,直观传递安全要求:
• 静电消除点标识:在卸油作业区入口旁,绘制直径 60cm 的圆形标线(底色为蓝色,中心为白色静电符号),标注 “静电消除点,操作前需消除静电”,提醒卸油员在接触卸油设备前,先通过静电消除器释放身体静电;
• 禁火警示标识:在卸油区四周墙体与地面衔接处,喷涂红色禁火符号(边长 40cm)与 “严禁烟火,禁止携带火种” 文字(字高 20cm),间距 2m 设置 1 处,形成环绕式警示,强化 “禁火” 安全意识;
• 卸油流程指引标识:在安全等待区旁的地面,用白色箭头(箭头长 60cm、宽 25cm)结合文字,标注卸油作业步骤:“1. 油罐车停靠→2. 连接静电接地夹→3. 检查应急设备→4. 开始卸油→5. 卸油完成后清理”,引导作业人员按规范流程操作,避免步骤遗漏。
二、施工规范:严守安全标准,把控细节质量
加油站卸油区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区域,划线施工需严格遵循安全作业规范,全程做好防火、防爆措施,同时确保标线耐用、醒目,适配加油站特殊环境(长期接触油污、车辆碾压、户外日晒雨淋)。
(一)施工前准备:排查风险,做好安全防护
施工前,东湖加油站联合具备 “危险场所作业资质” 的施工团队,开展全方位准备工作,消除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:
• 风险排查与隔离:提前清空卸油区所有设备(如临时移除应急物资),关闭卸油区附近的加油机电源,在卸油区周边设置2m 高的防火隔离围挡(围挡材质为阻燃帆布,粘贴 “施工中,禁止烟火” 警示标识),并安排 2 名安全员现场值守,禁止无关人员、车辆靠近;
• 材料选择:适配危险环境:选用溶剂型耐磨防腐涂料(符合 GB/T 16311-2022《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》中 “特种场所标线” 标准),该涂料具有耐油污、抗碾压(可承受油罐车 10 吨级重量碾压)、抗紫外线(户外使用寿命可达 5 年)的特性,且干燥速度快(常温下 30 分钟表干,2 小时实干),减少施工占用时间;
• 工具准备:杜绝火源风险:施工工具全部选用 “无火花工具”(如铜制刮刀、防爆型划线机),禁止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金属工具;同时配备 4 具 4kg 干粉灭火器、20㎡吸油毡、1 套应急洗眼器,放置在施工区域旁的应急处理区,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。
(二)施工流程:标准化操作,严控标线精度
施工过程中,团队严格遵循 “清理→定位→划线→固化→验收” 的流程,确保标线位置精准、清晰达标:
• 地面清理:去除油污,确保附着力:先用高压水枪(水压控制在 0.8MPa,避免冲击油罐进油口密封盖)冲洗地面油污、灰尘,再用专用除油剂(中性配方,不腐蚀地面)擦拭残留油污,最后用干燥抹布擦干地面,确保地面含水率低于 8%。对于长期积累的顽固油污,采用钢丝刷(无火花型)轻轻打磨,避免损伤地面;
• 精准定位:对照规范,误差≤3cm:根据设计方案,使用激光测距仪与卷尺双重测量,确定各区域边界、标识位置,用白色粉笔勾勒轮廓。例如,卸油作业区的边界线需与卸油鹤管中心对齐,误差控制在 3cm 以内;应急通道的宽度需严格保持 2m,确保符合应急疏散要求;
• 划线作业:分区域推进,避免交叉污染:采用 “先划实线区域,后划虚线与标识” 的顺序,使用手动划线机(因卸油区空间较小,不适合大型机械)沿粉笔轮廓匀速喷涂,确保标线厚度均匀(控制在 1.5-2mm)、边缘整齐。喷涂文字与图形标识时,使用专用模板(提前根据设计尺寸定制),避免字体歪斜、图形变形;
• 固化保护:禁止过早接触油污:划线完成后,在区域旁设置 “标线未干,禁止踩踏” 警示牌,待涂料完全固化(2 小时后),再用干布擦拭标线表面,检查是否有油污残留;固化完成后,禁止立即进行卸油作业,需静置 24 小时,确保标线与地面完全粘合。
(三)施工后验收:多方核验,确保安全达标
施工完成后,东湖加油站组织安全管理部门、施工方、卸油作业人员代表开展联合验收,从 “安全合规性、实用性、耐久性” 三方面进行核验:
• 安全合规性检查:对照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》,检查各区域划分是否符合标准(如应急通道宽度是否达标、禁火标识间距是否合规),邀请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指导,确保标线设计无安全漏洞;
• 实用性测试:模拟卸油作业流程(油罐车停靠、卸油员操作),检查标线是否能清晰指引作业步骤,是否存在 “标识遮挡、区域狭窄” 等问题。例如,测试油罐车停靠时,车身是否完全在安全等待区外侧,不占用卸油作业区;
• 耐久性检测:用硬度测试仪检测标线表面硬度(要求达到 H 级),用沾有柴油的抹布擦拭标线(反复 10 次),检查是否出现掉色、脱落,确保标线能抵御油污侵蚀。对验收中发现的 “1 处应急通道箭头标识不清晰” 问题,要求施工方 2 小时内重新喷涂,直至全部达标。
三、后期管理:长效维护,确保标线 “持续有效”
东湖加油站建立卸油区地面标线 “日常检查 + 定期维护” 机制,避免因标线磨损、污染导致安全指引失效,确保标线长期发挥安全**作用。
• 清洁维护:用干布擦拭标线上的灰尘、油污,若有顽固油污,使用中性清洁剂(禁止使用腐蚀性溶剂)轻轻擦拭,确保标线清晰可见;
• 破损检查:查看标线是否有磨损、开裂、脱落(重点检查卸油作业区、应急通道等高频使用区域),若发现小面积破损(≤10cm²),立即用同类型涂料修补;若破损面积较大,登记后安排专项维护。
(二)定期维护:每年翻新,强化警示
每 12 个月对卸油区地面标线进行一次全面维护:
• 全面翻新:清除标线上的老化涂层(使用无火花除线工具),重新喷涂标线,确保颜色鲜艳、标识清晰;同时根据卸油作业流程优化,调整标识位置(如若卸油设备升级,同步调整卸油作业区边界);
• 警示强化:在翻新时,对禁火标识、应急通道箭头等关键警示标识,增加反光涂层(夜间灯光照射下可视距离≥30m),提升夜间或恶劣天气(如雨天、雾天)的辨识度。
(三)培训宣导:结合标线,规范操作
将卸油区地面标线纳入加油站员工安全培训内容:
• 新员工培训:通过 “现场讲解 + 模拟操作” 的方式,让新员工熟悉各区域标线含义,掌握 “按标线指引操作” 的要求(如必须在卸油作业区完成静电消除,禁止在安全等待区外停留);
• 定期考核:每季度组织一次 “标线识别与作业规范” 考核,通过现场提问(如 “溢油应急处理区的位置与用途”)、实操模拟(如 “按标线指引完成卸油准备步骤”),确保员工熟练掌握标线对应的安全要求。
东湖加油站卸油区地面划线,既是对安全标准的严格落实,也是对作业流程的精细化规范。通过清晰的区域划分、醒目的风险警示、耐用的标线质量,为卸油作业筑起一道 “看得见的安全防线”。未来,加油站将持续关注标线的使用效果,结合安全管理升级不断优化,确保每一次卸油作业都安全、有序,为加油站整体安全运营奠定坚实基础。






一、划线核心:明确安全分区,适配卸油场景
东湖加油站卸油区地面划线并非普通交通标线,而是基于油品易燃易爆的特性,围绕 “安全隔离、流程指引、风险警示” 三大核心目标,划分功能区域并设计专属标线,适配卸油作业全流程需求。
(一)功能区域划分:清晰界定 “安全与作业边界”
• 卸油作业区:采用黄色实线勾勒边界(线宽 15cm),区域内包含卸油鹤管操作点、油罐进油口,标注 “卸油作业区,非操作人员禁止入内” 文字标识(字体为黑体,字高 25cm)。此区域为卸油操作核心区,仅允许持证卸油员、安全员进入,确保作业时无无关人员干扰;
• 安全等待区:位于卸油作业区外侧,用白色虚线(线宽 10cm,线段长 50cm、间距 30cm)划定,面积约 15㎡,标注 “安全等待区,卸油时车辆、人员在此等候”。油罐车司机需在此区域等待卸油完成,避免靠近作业区引发风险;
• 应急通道:预留宽度 2m 的通道,采用红色实线(线宽 15cm)标注,通道两侧喷涂 “应急通道,禁止占用” 警示文字,同时在地面绘制箭头(箭头长 80cm、宽 30cm),指引应急疏散方向。此通道连接卸油区与加油站应急出口,确保突发情况时人员能快速撤离;
• 溢油应急处理区:在卸油作业区下方(因油品可能泄漏,选择地势略低处),用橙色实线(线宽 12cm)划定边长 1.5m 的正方形区域,标注 “溢油应急处理区,存放吸油毡、灭火器”,并在区域内用白色线条勾勒出吸油毡、灭火器的存放轮廓,确保应急物资位置固定、取用便捷。
(二)特殊标识设计:强化风险警示与操作指引
除功能区域标线外,针对卸油作业中的关键节点与风险点,设计专属标识,通过 “图形 + 文字” 结合的方式,直观传递安全要求:
• 静电消除点标识:在卸油作业区入口旁,绘制直径 60cm 的圆形标线(底色为蓝色,中心为白色静电符号),标注 “静电消除点,操作前需消除静电”,提醒卸油员在接触卸油设备前,先通过静电消除器释放身体静电;
• 禁火警示标识:在卸油区四周墙体与地面衔接处,喷涂红色禁火符号(边长 40cm)与 “严禁烟火,禁止携带火种” 文字(字高 20cm),间距 2m 设置 1 处,形成环绕式警示,强化 “禁火” 安全意识;
• 卸油流程指引标识:在安全等待区旁的地面,用白色箭头(箭头长 60cm、宽 25cm)结合文字,标注卸油作业步骤:“1. 油罐车停靠→2. 连接静电接地夹→3. 检查应急设备→4. 开始卸油→5. 卸油完成后清理”,引导作业人员按规范流程操作,避免步骤遗漏。
二、施工规范:严守安全标准,把控细节质量
加油站卸油区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区域,划线施工需严格遵循安全作业规范,全程做好防火、防爆措施,同时确保标线耐用、醒目,适配加油站特殊环境(长期接触油污、车辆碾压、户外日晒雨淋)。
(一)施工前准备:排查风险,做好安全防护
施工前,东湖加油站联合具备 “危险场所作业资质” 的施工团队,开展全方位准备工作,消除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:
• 风险排查与隔离:提前清空卸油区所有设备(如临时移除应急物资),关闭卸油区附近的加油机电源,在卸油区周边设置2m 高的防火隔离围挡(围挡材质为阻燃帆布,粘贴 “施工中,禁止烟火” 警示标识),并安排 2 名安全员现场值守,禁止无关人员、车辆靠近;
• 材料选择:适配危险环境:选用溶剂型耐磨防腐涂料(符合 GB/T 16311-2022《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》中 “特种场所标线” 标准),该涂料具有耐油污、抗碾压(可承受油罐车 10 吨级重量碾压)、抗紫外线(户外使用寿命可达 5 年)的特性,且干燥速度快(常温下 30 分钟表干,2 小时实干),减少施工占用时间;
• 工具准备:杜绝火源风险:施工工具全部选用 “无火花工具”(如铜制刮刀、防爆型划线机),禁止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金属工具;同时配备 4 具 4kg 干粉灭火器、20㎡吸油毡、1 套应急洗眼器,放置在施工区域旁的应急处理区,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。
(二)施工流程:标准化操作,严控标线精度
施工过程中,团队严格遵循 “清理→定位→划线→固化→验收” 的流程,确保标线位置精准、清晰达标:
• 地面清理:去除油污,确保附着力:先用高压水枪(水压控制在 0.8MPa,避免冲击油罐进油口密封盖)冲洗地面油污、灰尘,再用专用除油剂(中性配方,不腐蚀地面)擦拭残留油污,最后用干燥抹布擦干地面,确保地面含水率低于 8%。对于长期积累的顽固油污,采用钢丝刷(无火花型)轻轻打磨,避免损伤地面;
• 精准定位:对照规范,误差≤3cm:根据设计方案,使用激光测距仪与卷尺双重测量,确定各区域边界、标识位置,用白色粉笔勾勒轮廓。例如,卸油作业区的边界线需与卸油鹤管中心对齐,误差控制在 3cm 以内;应急通道的宽度需严格保持 2m,确保符合应急疏散要求;
• 划线作业:分区域推进,避免交叉污染:采用 “先划实线区域,后划虚线与标识” 的顺序,使用手动划线机(因卸油区空间较小,不适合大型机械)沿粉笔轮廓匀速喷涂,确保标线厚度均匀(控制在 1.5-2mm)、边缘整齐。喷涂文字与图形标识时,使用专用模板(提前根据设计尺寸定制),避免字体歪斜、图形变形;
• 固化保护:禁止过早接触油污:划线完成后,在区域旁设置 “标线未干,禁止踩踏” 警示牌,待涂料完全固化(2 小时后),再用干布擦拭标线表面,检查是否有油污残留;固化完成后,禁止立即进行卸油作业,需静置 24 小时,确保标线与地面完全粘合。
(三)施工后验收:多方核验,确保安全达标
施工完成后,东湖加油站组织安全管理部门、施工方、卸油作业人员代表开展联合验收,从 “安全合规性、实用性、耐久性” 三方面进行核验:
• 安全合规性检查:对照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》,检查各区域划分是否符合标准(如应急通道宽度是否达标、禁火标识间距是否合规),邀请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指导,确保标线设计无安全漏洞;
• 实用性测试:模拟卸油作业流程(油罐车停靠、卸油员操作),检查标线是否能清晰指引作业步骤,是否存在 “标识遮挡、区域狭窄” 等问题。例如,测试油罐车停靠时,车身是否完全在安全等待区外侧,不占用卸油作业区;
• 耐久性检测:用硬度测试仪检测标线表面硬度(要求达到 H 级),用沾有柴油的抹布擦拭标线(反复 10 次),检查是否出现掉色、脱落,确保标线能抵御油污侵蚀。对验收中发现的 “1 处应急通道箭头标识不清晰” 问题,要求施工方 2 小时内重新喷涂,直至全部达标。
三、后期管理:长效维护,确保标线 “持续有效”
东湖加油站建立卸油区地面标线 “日常检查 + 定期维护” 机制,避免因标线磨损、污染导致安全指引失效,确保标线长期发挥安全**作用。
(一)日常检查:每日巡查,及时清理
• 清洁维护:用干布擦拭标线上的灰尘、油污,若有顽固油污,使用中性清洁剂(禁止使用腐蚀性溶剂)轻轻擦拭,确保标线清晰可见;
• 破损检查:查看标线是否有磨损、开裂、脱落(重点检查卸油作业区、应急通道等高频使用区域),若发现小面积破损(≤10cm²),立即用同类型涂料修补;若破损面积较大,登记后安排专项维护。
(二)定期维护:每年翻新,强化警示
每 12 个月对卸油区地面标线进行一次全面维护:
• 全面翻新:清除标线上的老化涂层(使用无火花除线工具),重新喷涂标线,确保颜色鲜艳、标识清晰;同时根据卸油作业流程优化,调整标识位置(如若卸油设备升级,同步调整卸油作业区边界);
• 警示强化:在翻新时,对禁火标识、应急通道箭头等关键警示标识,增加反光涂层(夜间灯光照射下可视距离≥30m),提升夜间或恶劣天气(如雨天、雾天)的辨识度。
(三)培训宣导:结合标线,规范操作
将卸油区地面标线纳入加油站员工安全培训内容:
• 新员工培训:通过 “现场讲解 + 模拟操作” 的方式,让新员工熟悉各区域标线含义,掌握 “按标线指引操作” 的要求(如必须在卸油作业区完成静电消除,禁止在安全等待区外停留);
• 定期考核:每季度组织一次 “标线识别与作业规范” 考核,通过现场提问(如 “溢油应急处理区的位置与用途”)、实操模拟(如 “按标线指引完成卸油准备步骤”),确保员工熟练掌握标线对应的安全要求。
东湖加油站卸油区地面划线,既是对安全标准的严格落实,也是对作业流程的精细化规范。通过清晰的区域划分、醒目的风险警示、耐用的标线质量,为卸油作业筑起一道 “看得见的安全防线”。未来,加油站将持续关注标线的使用效果,结合安全管理升级不断优化,确保每一次卸油作业都安全、有序,为加油站整体安全运营奠定坚实基础。





